明明收到到账通知,钱却不见了 小心!有人利用网银“延迟到账”功能诈骗
2020-12-17 11:55:0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法制周报 | 编辑:李林俊 | 作者:曾雨田 | 点击量:14797         

明明收到到账通知,钱却不见了

小心!有人利用网银“延迟到账”功能诈骗

法制周报讯(记者 曾雨田 通讯员 许振兴)为防止用户转错账,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纷纷推出“延迟到账”服务。本想帮助用户亡羊补牢,谁承想却让不法分子找到别样“生财之道”。近日,长沙市岳麓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利用网银“延迟到账”功能实施诈骗的刑事案件。

2019年8月,柳某经与柳某某、吴某某(二人均另案处理)合谋,通过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发布求购手机的信息寻找诈骗对象。不久,想出售手机的陈某上钩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双方商定陈某手机的买卖价格为人民币4600元。价格谈妥以后,柳某等人以要验货为由,要求当面交易。陈某不知有诈,与柳某等人约定在某食品商行门口交易。

交易当日,柳某使用手机通过网上银行“延迟到账”功能向陈某转账人民币4600元。陈某的手机很快便收到了银行转账的短信提示。陈某认为购机款已经到账,便将手机附带充电器交给了柳某。柳某当即与同伙离开,并随即在手机上操作取消了转账。几天以后,陈某查询银行卡发现4600元的购机款并未到账,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,赶忙报案。此时,柳某欲再作案,已被公安机关抓获。

经长沙市岳麓区价格认证中心价格认证,陈某被骗手机价值人民币5095元。

到案后,柳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,自愿认罪认罚,并赔偿了陈某经济损失,取得了陈某谅解。

法院认为,被告人柳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诈骗他人财物,数额较大,其行为构成诈骗罪。最终,根据柳某犯罪的事实、性质、情节以及其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,法院采纳了公诉机关的量刑意见,判处柳某罚金人民币8000元。

【法官提醒】本案中,不法分子之所以诈骗成功,不仅是利用了网银延迟转账功能,更是利用了被害人的疏忽大意。

延迟转账申请提出以后,未开通银行卡短信提醒功能的人,往往不会仔细察看对方转账操作过程,也不会当场查验自己银行账户余额,而是习惯性地根据对方展示的转账页面判断钱款是否到账。开通了银行卡短信提醒功能的人则通常会收到一条短信提示。此时,不少人凭着往常经验,在听到短信提示音以后,不认真查看信息内容,就笃定钱款到账。甚至有的人留意到了,却被对方三言两句糊弄过去,以为钱款不久就会到账。殊不知,在延迟转账申请期间,不法分子只要及时撤销申请,就能够“空手套白狼”。

此外,网络交易应尽量选择在正规的有安全保障的平台上进行。这样既能避免上当受骗,也能避免纠纷发生以后投诉无门。

责编:李林俊

来源:法制周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